句容科协欢迎您
站内搜索:
■ 最新新闻
■ 基层动态 >

句曲科普: 用生态技术激活水产养殖“一池春水”
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/8/8 阅读:109次

清晨,郭庄镇舒心家庭农场的种鳖池边,农场负责人吴琼蹲在沙坑旁,手指轻轻拨开细沙,十几枚乳白色的鳖蛋接连露头。“产蛋高峰期一天能捡两盆,得靠手‘掏’,指甲缝里全是泥。”她笑着展示自己粗糙的双手。这双手,既是传统养殖的见证,也是十年创业的勋章。

2013年,吴琼从父亲手中接过水产养殖的接力棒,也是这一年,吴琼在渔业领域开始了大胆创新。她投入大量资金,引入“鱼鳖混养”新模式。吴琼介绍,鱼鳖混养不但可行,而且好处多多。鳖居塘底、鱼游中上层,能实现水体空间高效利用;鳖类活动增强水体溶氧,代谢物可净化水质;鱼类消化残饵粪便,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形成天然饵料,鳖类清除病弱鱼类,构建生态防病链,降低养殖风险与饲料成本。

不仅推动了立体增效、生态调节、循环共生鱼鳖混养模式,她还推动解决了苗种卡脖子问题。“本地育苗成本降了三成,病害也少了。”如今,她的中华鳖苗繁育基地年供苗20万只,带动全市200余户养殖户推广鱼鳖混养3000余亩,形成“产苗—养殖—销售”的完整链条。

“鱼鳖混养”的成功给了吴琼更多的信心。2019年,她又创新引进了淡水澳龙。走进淡水澳龙的养殖区,热浪扑面而来。温控池边,吴琼捞起一只身披蓝色“铠甲”的澳洲淡水龙虾介绍道:“水温得控在20-35℃,pH值偏碱性,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。”这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螯虾,因肉质细嫩、通体湛蓝而走俏市场,但在当地自主繁育技术还是空白。

历经三年攻关,吴琼团队突破种虾配种、虾苗分级、温室控温等关键技术,2024年成功繁育虾苗2万尾。“今年预计出苗4万尾,不仅能自给自足,还能供应周边养殖户试养。”她算了一笔账:淡水澳龙生长快、出肉率高,单只最大可达4两,春节前后上市价翻倍,亩均效益是常规龙虾的三倍。

从沙坑中刨出的鳖蛋,到温棚里跃动的“蓝色龙虾”,吴琼的每一步都紧扣市场需求。她建立的“苗种繁育-生态养殖-技术输出”全产业链模式,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。今年,这位“85后”新农人获评镇江市劳动模范。

站在温控池边,吴琼目光坚定:“质量是根本,但更要带着乡亲们用新技术致富。”下一步,她计划扩大淡水澳龙育苗规模,免费培训养殖户,“让更多人搭上这条‘蓝色快车’”。


Welcome to our website http://www.jsjrkx.cn
版权所有 © 句容市科学技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句容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地址:句容市华阳镇人民路70号 苏ICP备13045814号